银屑病,俗称牛皮癣,是一种慢性、反复性的皮肤疾病,它并不是传染病,而是与遗传、免疫及环境等多重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。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是其中两种常见的临床类型,前者表现为局限性的鳞屑性红斑和斑块,后者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,涉及几乎全身皮肤。很多患者常常困惑于这两种银屑病类型之间的区别和治疗,更担心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。下面这张表格简单概括了两者的主要差异,以帮助大家初步了解:
特点 | 寻常型银屑病 | 红皮型银屑病 |
皮损范围 | 局限性,常分布于头皮、四肢伸侧 | 广泛,累及全身较高以上皮肤 |
主要表现 | 鳞屑性红斑、斑块,银白色鳞屑 | 全身皮肤潮红、肿胀、脱屑 |
寻常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较常见的亚型,占据了所有银屑病病例的绝大多数。它的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或暗红色丘疹、斑块,表面覆盖着多层银白色鳞屑。这些皮损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,但较常见的部位包括头皮、肘部、膝盖、骶尾部等。患者会感到瘙痒、灼热,甚至疼痛,尤其是在干燥的冬季。 “医生,我这牛皮癣好几年了,一到冬天就特别厉害,痒得晚上睡不着,抓了又怕感染,真不知道该怎么办!” 这位患者的心声代表了很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共同感受。
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程具有波动性,常常是缓解期与反复期交替出现。诱发因素多种多样,包括精神压力、感染、外伤、某些药物等。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,必要时可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,如脂溢性皮炎、头癣、二期梅毒疹、扁平苔藓、慢性湿疹等。
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、减少反复、提高生活质量。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(如润肤剂、糖皮质激素、维A酸类、维生素D3衍生物等)、口服药物(如免疫抑制剂、维A酸类等)、光疗(如UVB、PUVA等)等。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、皮损范围、既往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。
红皮型银屑病是一种较为罕见但病情严重的银屑病类型。它通常是在寻常型银屑病基础上发展而来,也可能由其他类型的银屑病转化而来,还可能起病就是红皮型银屑病。红皮型银屑病的特征是全身较高以上的皮肤出现弥漫性的红斑、肿胀和脱屑。由于大面积皮肤屏障受损,患者容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、电解质紊乱、感染等并发症,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。 “当时整个皮肤都红了,还发烧,感觉整个人都要烧起来了,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红皮型银屑病,吓死我了!” 一位经历过红皮型银屑病患者回忆道。
红皮型银屑病常常伴有全身症状,如发热、寒战、乏力、淋巴结肿大等。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,但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红皮病的疾病,如药物过敏、剥脱性皮炎等。红皮型银屑病是一种危重症,需要及时住院治疗。
红皮型银屑病的治疗比寻常型银屑病更为复杂。除了外用药物外,通常需要联合口服或注射药物,如免疫抑制剂、生物制剂等。还需要积极控制并发症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,加强营养支持。红皮型银屑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,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。
虽然银屑病(包括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)的具体病因尚未尽量明确,但目前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由遗传、免疫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。遗传因素是指具有银屑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更容易患病。免疫因素是指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,导致皮肤炎症反应过度。环境因素包括感染、外伤、精神压力、某些药物等,这些因素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病情。
经验来看,约30%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,遗传率在10%-60%左右。这意味着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银屑病,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增加。免疫系统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。皮肤损伤、精神压力、药物刺激等都可能激发或者加重免疫反应。
银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。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皮损形态、分布部位、皮损特点等,并询问患者的病史、家族史、用药史等。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,可以进行皮肤活检。皮肤活检是将一小块皮肤组织取出,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。皮肤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,排除其他疾病。
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辅助检查,如血液检查、X线检查等。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、肝肾功能等。X线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关节病型银屑病。
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、减少反复、提高生活质量。由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目前尚无法治疗,因此治疗的在于长期管理。 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、口服/注射药物、物理治疗(光疗)等。外用药物适用于皮损范围较小的患者,如糖皮质激素、维A酸类、维生素D3衍生物等。口服/注射药物适用于皮损范围较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,如免疫抑制剂、维A酸类、生物制剂等。光疗适用于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,如UVB、PUVA等。
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外,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银屑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,避免精神压力,注意饮食均衡,戒烟限酒,避免外伤和感染。在日常生活中,患者应注意皮肤保湿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,尽量穿宽松、透气的衣物。
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,虽然名称相似,但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却存在很大差异。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,能让大家对这两种类型的银屑病有更深入的了解。记住,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并做好日常管理,就能很大限度地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。
关于寻常型银屑病和红皮型银屑病,还有一些常见问题需要注意:
生活场景建议:
1. 就业方面: 一些患者因为皮肤外观而感到自卑,在面试时缺乏自信。建议:积极配合治疗,控制病情,同时加强个人形象管理,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,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价值。“我之前都不敢去面试,怕别人看到我的皮肤。后来医生帮我控制住了,也鼓励我自信一点,现在我在一家公司做文员,同事们都很友善。”
2. 饮食方面: 很多患者对饮食存在误区,认为需要严格忌口。建议:不需要过度忌口,保持均衡饮食,适当吃新鲜蔬菜水果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即可。
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积极面对,科学治疗,你一定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!
[声明: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,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]